最近我在翻老谜语书时撞见一道贼有意思的题:”米的舅舅是谁?猜一字”,盯着这七个字我足足啃了半小时甘蔗——先是把”舅”字大卸八块,又在草稿纸上画了十几个米字旁的字,最后灵光一闪拍大腿:这不就是咱们厨房里天天见的那个字嘛!
—
初见谜面一头雾水
刚看到题目时我直接懵圈,米这种农作物还能有亲戚?按传统字谜套路,八成是要拆”舅”字结构。我先把”舅”肢解成”臼”和”男”,盯着白花花的米粒发呆——难道是臼里装着米?刚要往”稻”字上猜,突然想到”臼”里填米明明是”舂”米动作嘛!
正在抓耳挠腮时,窗外飘来邻居大爷收音机里的戏曲声,一句”不醉不归”让我茅塞顿开!”舅舅”谐音”酒”啊!马上在纸上写了个大大的”酒”字,可这跟米有啥关联?急得我把保温杯里的枸杞都嚼完了,猛然想起黄酒不就是米做的吗!
—
三分钟推理现场还原
1. 舅舅=酒(谐音梗扣钱!)
2. 酿酒的原料=米
3. “米”+”酒”的组合字
当我在《本草纲目》里翻到”粬”字时差点蹦起来——这不就是酒曲的学名吗!拆开看左边是米粒,右边是弯曲蜷缩的模样,活脱脱就是大米发酵成酒曲的过程啊!更绝的是民间谚语常说”酒是粮食精”,这不正应了”米和酒是一家亲”的谜面?
—
字谜界的认亲大会
后来混熟了谜语圈才知道,这类亲戚梗简直泛滥:”米的姥姥”被叫做”爆米花”(毕竟米见到火就开花),”米的老公”居然能扯到”老鼠”(民间说老鼠爱大米)。最夸张的是有人把”米的妹妹”猜成”酱”,说是豆瓣酱里掺着糯米——这脑洞比蜂窝煤还密!
—
解密七步诀窍
1. 谐音优先(尤其遇到称谓)
2. 拆分字形要找「部首连连看」
3. 日常物品替代法(米→粮食作物)
4. 死磕《说文解字》不如蹲菜市场
5. 动手画字比空想有效率
6. 关联生活常识(比如酿酒流程)
7. 实在不行就…吃顿扬州炒饭
—
彩蛋:字谜界的”奇葩说”
有杠精非要说是”粪”字——说舅舅来探望总要带礼物(米+带=粪)。气得我当场甩出康熙字典,拿出酒厂实习的证据,这才按住评论区暴走的网友。所以说猜字谜也得讲究基本法,不能为了搞笑硬凑啊!
—
FAQ加油站
Q1:为啥不用”粮”当谜底?
玉米高粱都算粮食,独宠大米不公平,再说”粮”字里也没舅舅的元素呀!
Q2:遇到类似谜语怎么找突破口?
先锁定关键字谐音,比如题目出现称谓,八成要玩语音梗,剩下的就是排列组合啦。
Q3:有没有快速提升猜谜能力的秘诀?
每天早餐时拿酱油瓶上的字来拆解,保准三个月后你看到”老干妈”都能想出三个谜面!
[后记]昨天教五岁侄子这个谜语,他眨巴着眼睛说:”米的啾啾是麻雀嘛!”——得,看来下一代谜语大师已经横空出世了!
原创文章,作者:华易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dsggm.cn/4219.html